尚品茗茶茶道文化:
清 敬 怡 真 廉 美 和 融
清:即清洁、清廉、清静及清寂之清。“茶艺”的真谛,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,更须求心境之清寂、宁静、明廉,在静寂的境界中,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,方能体味“饮茶”之奥妙。尚品茗茶传承圣人之道,清心事茶,正本清源,体味先贤哲思,遵循道法自然,采茗茶与生态仙境,专注守中,恪守茶德,一丝不苟,精益求精。
敬:敬者万物之本,无敌之道也。敬乃对人尊敬,对己谨慎,朱子说:“主一无适”,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,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,无轻藐虚伪之意,敬与和相辅,勿论宾主,一举一动,均佁有“能敬能和”之心情,不流凡俗,一切烦思杂虑,由之尽涤,茶味所生,宾主之心归于一体。
怡:“怡者和也、悦也、乐也。”调和之意味,在于形式与方法,悦乐之意味,在于精神与情感,饮茶啜苦咽甘,启发生活情趣,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。使人我之间的纷争,消弭于形,怡悦的精神,在于不矫饰自负,处身于温和之中,养成谦恭之行为。
真:真理之真,真知之真,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。至善的境界,是存天性,去物欲,不为利害所诱,格物致知,精益求精,换言之,用科学方法,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,饮茶的真谛,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,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,俭德行事,臻于真、善、美的境界。
廉:《茶经》开篇云: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,最宜精行俭德之人。”廉俭有德,以茶敬客,以茶代酒。一曰廉善, 二曰廉能,三曰廉敬。品茶论道,明智和气,以茶待客,以礼相处,促进和谐;明察秋毫,明理求实,秉公廉政,光明磊落;常饮茗茶,思路敏捷,提神益智。
美:世人皆崇尚美,美者,形、神、色、声、质俱至高境界也。茶之美,观形,听声,察色,闻香,品韵;尊享名品,共尝美味,共闻清香,共叙友情,延年益寿。茶道之美为简约之美、清雅幽玄之美。
和:意味着天和、地和、人和。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,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是“儒、释、道”的融合。儒家“仁”,释家 “善”,道家“自然”,即所谓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天人合一,宽和仁厚。
融:融者,祥和融洽、和睦友谊之意。融合通达,融洽无间,仁人志士欢聚一堂,手捧香茶,坐而论道,谈笑风生,可谓其乐融融;亲朋故交异乡相会,清茶一杯,交流情感,气氛融洽,有如水乳交融。文人墨客,心有灵犀,琴棋书画融为一体,融显不凡。